当前位置:安徽生活都市网 >> 网友原创 >> 文章正文

《秦邦宪研究》出版:让更多人知道党的成熟和成功的故事

发布于:2020-11-23 被浏览:3365次

秦邦宪,又名博古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,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。1946年4月8日,秦邦宪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,享年39岁。由上海市党史学会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《秦邦宪研究(第一辑)》新书发布会近日在杨浦区图书馆举行。

《秦邦宪研究(第一辑)》共分八个主题,对秦邦宪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多维度、深层次、全方位的探讨。这本书收录了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权威学者的文章,并按照秦邦宪的生活顺序排列。它细致而完整地勾勒了秦邦宪的一生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成长的缩影,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。这本书信息量大,长度为55万字。有史料和具体案例佐证。例如,从重大历史事件的角度,分别论述了Xi事件、遵义会议和左翼文化运动;从地方来看,包括秦邦宪和上海、武汉、甘肃、Xi等地的文章;除了学术观点之外,附录中还包括了许多秦邦宪亲戚写的文章,以使读者了解更全面的人物。

“学习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,离不开具体的历史人物。”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曹认为,该书的出版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、客观、辩证的思维成果。“一方面,它有望拓宽秦邦宪人物研究的学术视野,深入研究秦邦宪的生平和思想。另一方面,希望深化和丰富早期党史研究的路径,丰富党史研究的内容,弘扬爱国主义,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,让更多的人知道党的成熟和成功的故事。”

“这本书的出版,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新时期党史研究的新领域。”上海中共党史研究会会长辛平说,回顾秦邦宪的革命生涯,他一开始就和上海有缘分。1925年9月,秦邦宪考上了由国共两党联合创办的上海大学。许多老毕业生后来成为党的重要干部,秦邦宪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,后来在延安创办并主持《解放日报》和新华社,担任新华社社长,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;他也是党的重要理论家,翻译了大量马列著作,在革命战争年代对提高全党的理论素质和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因此,对秦邦宪的研究涉及到党史、革命史、新闻史、传播史、理论史等多个方面。

“利用党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传播红色基因,讲述红色故事,是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阎爱云认为,《秦邦宪研究》的出版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“四史”的宣传教育。

“秦邦宪经历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转折。同时,作为理论家,他翻译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,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关系值得研究。”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,《秦邦宪研究》把秦邦宪从一个政治象征变成了一个研究的历史人物,实现了从个体研究到组织研究的转变。“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更多像秦邦宪这样的人的研究,进一步推动党史研究走向繁荣。”

“我希望《秦邦宪研究》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自我完善
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