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安徽生活都市网 >> 都市健康 >> 文章正文

如果人们停止使用塑料 世界会变得更好吗?

发布于:2021-01-16 被浏览:3696次

2018年,一条死鲸被冲上印度尼西亚海岸。它的解剖过程令人震惊:人们在它胃里发现了115个塑料杯、4个塑料瓶、25个塑料袋和千余块各种塑料碎片和两只人字拖。

海滩上的死鲸|世界自然基金会

类似的场景还在继续上演。

从海洋到陆地,从南极到北极,在土壤、河流、空气,甚至在人类和各种生物的体内都发现了塑料。在我们的地球,俨然成了一颗“塑料星球”。,大大小小的塑料正在毒害无数的鸟类、动物、鱼类和昆虫,以及人类自身。

被塑料困住的动物|约翰坎卡多西,保罗苏德,赛义德拉希德,plasticpollutioncoalition.org

那么问题来了,为了摆脱塑料污染带来的困境,你愿意放弃使用塑料吗?

离开塑料,我们的生活会变怎样?

我们为什么不先做一个意识形态实验:

一个叫“小张”的朋友,下定决心要过没有塑料的生活。

这个决定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哪些改变?

首先,小张要处理掉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。电视和风扇的外壳是ABS塑料,冰箱的抽屉和洗衣机的内筒是聚丙烯(PP)塑料。微波炉、吸尘器、空调,这些“大塑料”都得小张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。

白色家电一直是“大塑料”|小精灵

后来,小张悲哀地意识到自己是也要告别水电煤气了.因为聚氯乙烯(PVC)塑料管广泛应用于供水和家用天然气管道(可以兼顾耐用性、便携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)。电线外层包裹的绝缘层也是PVC,插座用的材料叫聚碳酸酯(PC)。没有这些高度绝缘的材料,就不可能安全使用电源和电器。

所以小张意识到在现代城市中,没法完成他的伟大计划,。他灵机一动,心想不如回到乡下的老家去过“田园生活”。

但是新的问题来了。为了减轻重量和节省燃料,要怎么搬家?与塑料断绝关了系,意味着小张无法使用现代车辆——在车上使用了大量的塑料。从汽车内饰到仪表板,每辆车平均使用半吨以上的塑料,可占全车的三分之一。

小张迷茫地拿出手机,寻找没有塑料的车辆。但是他可能忘记了,手机的屏幕上的贴膜、手机里面的电子元件,都大量用到了塑料.没有塑料,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都不可能存在。

所以小张很可能因为不会上网,找不到落实决定的方法而束手无策。

我们的生活早已被“看得见”或“看不见”的塑料所包围

pixabay

离开塑料注定会让小张的生活面目全非,他与塑料绝交的意念也开始动摇。小张思考再三,决定退而求其次:在不影响生存的前提下,尽量避免用塑料就好

用别的东西替代塑料,也不一定意味着更环保、更经济。比如玻璃瓶确实看似“绿色”,但如果所有的液体商品都用玻璃来装,造成的污染和浪费只会更大。据估算,每生产1吨玻璃,就要消耗1.1吨的石英砂、纯碱等各种原材料,再加上140升的燃料油。再考虑到玻璃瓶沉重、易碎,在运输中的难免出现损坏与能耗。对于瓶装水来说,塑料包装无疑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。

塑料几乎是“最理想”的容器 | pixabay

当然,不只有瓶装水,密封的塑料包装,能大幅降低食物腐坏带来的浪费。有人估算过,只要1.5克塑料的包装,就能把黄瓜的可食用期限增长4倍,或者把牛肉的保质期多延续10天。另外,也正是借助塑料的气密性,再注入点惰性气体,我们才能轻易地吃到爽脆的薯片和安全的面包。

小张叹了口气,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念头。他想明白了,享受现代生活,意味着他离不开塑料

塑料:既伟大又糟糕

塑料诞生之初,被认为是一项伟大的发明。甚至,第一种塑料扮演着“大自然的拯救者”这一角色

早期的台球是用象牙制作,一根象牙只能做5个台球。随着台球逐渐在欧美流行,大象们就遭了殃。那时,只为了给英国做台球,据说一年要杀死一万头大象。

1869年,发明家海厄特用硝化纤维和樟脑,做出了一种又硬又韧的新材料,他称其为“赛璐璐”。而这种赛璐璐是象牙的优良替代品,很快就成为了台球的原料。

与之类似,20世纪50年代,有一位名叫斯滕·古斯塔夫·图林的瑞典包装设计师,也有同样的环保理想。

图林观察到,人们购物时会用到很多的纸袋子,这就意味着要砍掉大量的树。于是,他特别想做一种牢固、轻便、并且随时能揣在身上的购物袋。

在尝试了各种材料后,他找到了一种叫做“聚乙烯”的物质,可以满足他的设计要求

经过努力,这位环保人士终于开发出了他最初设想的完美购物袋——塑料袋。

因为使用便利、价格低廉,聚乙烯塑料袋立刻被大范围推广,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。现在全世界每分钟使用的聚乙烯塑料袋超过了100万只

然而,让图林万万没想到的是,人们用过一次塑料袋往往就随手扔掉了。一款为了拯救环境的设计,却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污染。

人类似乎离不开塑料袋了 | pixabay

塑料带来的危害,最根本的问题是它们不易降解。

性质稳定,这是塑料最大优势之一。它们不怕酸、不怕碱、不怕风吹日晒雨淋,不同的塑料制品在环境中可以存在几十到几百年。聚乙烯就可以在土壤中存在400年,在海洋里的存在时间可能会更长。

塑料很难降解 | Gigazine

用量大、不易降解,问世一百余年后,塑料逐渐占领了地球。联合国环境署估计,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,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一辆装满塑料的垃圾车向海中倾倒。而这些塑料又异常的皮实,它们可以随波逐流几个世纪。

鉴于其带来的危害,英国《卫报》曾把塑料评为“人类最糟糕的发明”。

然而,正如小张面对的困局:塑料是现代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人类对塑料的态度是又爱又恨。

也许,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塑料污染问题,我们真正要消灭的是“污染”,而不是“塑料”。

解开“塑料污染”困局

面对塑料污染,人类并非全无办法。

首先,就是控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

2020年,我国多省市就陆续出台了一些“限塑令”。比如,现在的上海,全市范围的商场、超市就禁止了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。而2021年1月1日,更是全国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的第一天。可以想见,类似的政策会越来越多,减塑的进程也会不断推进。

当然,不能奢望塑料污染问题能瞬间得到解决。即使是有些地区较为严格的限塑令,其规定的限塑也是分阶段、分场景的。我们不求一蹴而就,而是希望人们能循序渐进地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

顾客正在使用无纺布购物袋 | 新华网

除了渐渐推进的“限塑”,对于现有的塑料,我们则可以加强回收与再利用

事实上,现在塑料包装的回收率只有七分之一,远远低于纸张、钢铁。其他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就更低了。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全世界总计生产出的90亿吨塑料制品,被循环利用的只有9%。

如何提高塑料回收率,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学问题。在中国,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“塑料瓶换钱”,回收人员从个人或垃圾站收集废塑料瓶,送到回收厂,在这些厂中会把收集起来的废塑料瓶,按照材质分类,重新打碎,瓶盖的材料可以再加工成提手或地垫,瓶身则可以经过清洗、熔融、重新做成米粒大小的再生原材料。再比如,陶氏公司推出过一个“床垫回收计划”。据统计,每年欧洲人要扔掉3000万张床垫,而床垫中大量使用着聚氨酯泡沫。通过对这些床垫进行回收,就能把其中聚氨酯再加工成其他产品的新原料。只要这些再生的塑料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,让所有相关方受益,整个体系就会形成良性循环。当然,这也需要配套的基建和系统管理进行有力支持。

有待再加工的回收塑料 | huanbao-world.com

至于塑料的降解问题,我们还是要依靠科技。

塑料的本质是一种高分子制品,环境中的微生物不能消化塑料中的化学键,无法加速塑料的降解。所以,我们可以找一找更容易被降解的新材料

聚乳酸(PLA)就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构成PLA的主要成分是从植物糖分中提取的丙交酯,比较容易被生物降解。起初,聚乳酸主要是用来作为手术缝合线的,这种手术线无需拆线,可以缓慢被身体代谢掉。后来,聚乳酸渐渐从医学领域“出圈”,开始被做成包装袋、杯子、农业地膜等。除了PLA,聚羟基脂肪酸酯(PHA)、聚对苯二甲酸-己二酸丁二醇酯(PBAT)等都是很有潜力的可降解材料。

不过,用这些新材料做的塑料袋价格肯定要贵不少,很多产品的降解效果目前不理想,也不具备规模经济效益。而且,需要指出的是,即便是生物可降解塑料,也不能到处乱扔,还是要分类回收,并用专业的工业堆肥等方式来进行集中处理。可降解塑料袋要全面取代传统塑料袋,会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的餐具 | wikipedia

推进中的限塑令,加强回收与可降解新材料的开发,这种种进展确实给人类战胜塑料污染带来了希望。

如果你也想做点事情,倒不用像“小张”一样去远离塑料。哪怕在塑料袋这件“小事”上,咱们也有几种可行的方案:比如去超市带个布袋子,或者像塑料袋诞生之初,发明者所期待那样,把塑料袋重复利用起来。这将是真正的积少成多,哪怕每人每天延长一个塑料袋的寿命,我们国家一年就减少百万吨以上的塑料污染,同时也能省下500万吨石油。

当然,不是只有“反复利用”这一个选项,其实每一次的消费都是一次投票,我们能做的有很多:

使用可降解产品。现如今,很多便利店里可以选择购买可降解塑料袋,咖啡馆和餐厅里也提供起了纸质吸管。这些产品有些还不成熟,价格也可能稍微贵,但我们的每次购买与使用,其实都在向“环保”的浪潮加一滴水。

选择有循环利用举措的品牌。有些化妆品厂商,开始推出用再生塑料作包装的洗发水;也有的店允许顾客集齐品牌的塑料空瓶来换新产品。当然,这其中难免有些噱头,但如果我们的选择,能让“可回收”成为一种时尚,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减少塑料消耗。这倒不是说要禁用塑料,而是在无必要的时候,减少使用。比如,每次在家订外卖时,就可以选择不要一次性餐具,毕竟,家里肯定都备着现成的筷子和勺。另外,快递包装也是塑料的一大源头,咱们网购时可以把小件攒起来一起买,提高包装的利用率。

总之,这些小事点点滴滴积累起来,不止能救鲸鱼和海龟,更重要的是,这是在救我们自己。

编辑 | Yuki

题图来源 | wikipedia

参考文献:

Sobhani, Z., Lei, Y., Tang, Y. et al. Microplastics generated when opening plastic packaging. Sci Rep, 2020, 10, 4841.

"塑料对海洋的危害,比预想的还可怕". Guokr.com. 祝叶华. 2019-09-02

"塑料微粒、塑料微珠和一次性塑料制品危害海洋生物及人类健康". UN.org. 联合国环境署. 2019-11-04

"Plastic bags were created to save the planet, inventor's son says". independent.co.uk. The Independent. 2019-10-17.

"陶氏化学詹姆斯·菲特林:塑料问题其实是经济问题". Fortunechina.com. 2019-09-04.

"A Plateful of Plastic: Visualizing the Microplastic We Consume". usnews.com. Reuters. 2019-10-30.

Li, Z., Yang, J. & Loh, X. Polyhydroxyalkanoates: opening door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. NPG Asia Mater 2016, 8, e265.

Nizzetto L, Futter M, Langaas S. Are agricultural soils dumps for microplastics of urban origin?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2016, 50, 10777-10779.

Li, L., Luo, Y., Li, R. et al. Effective uptake of submicrometre plastics by crop plants via a crack-entry mode. Nat Sustain 2020, 3, 929–937.

"Plastic Garbage Chemical Attracts Hungry Seabirds", The Coversation, 2016-10-10.

Thompson, D. L. , Ovenden, T. S. , Pennycott, T. , & Nager, R. G. The prevalence and source of plastic incorporated into nests of five seabird species on a small offshore island.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, 2020, 154, 111076.

“一个塑料瓶的再生之旅”. xinhuanet.com. 2019-02-11.

https://corporate.dow.com/en-us/science-and-sustainability/2025-goals/renuva-program.html

本文首发于科学松鼠会(ID:SquirrelClub),谢绝二次转载

标签: 塑料 塑料袋 小张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
本类推荐
TOP 10